醫療事故︱4歲女童縫針後心臟驟停18分鐘危殆 仁濟醫院:情況罕見待專家分析原因

社會

撰文: 梁薾心

發布時間: 2024/05/28 21:50

最後更新: 2024/05/29 10:23

分享:

分享:

仁濟醫院就一宗涉及病人在接受傷口縫合程序後出現心臟驟停的事件會見傳媒交代事件。(朱永倫攝)

仁濟醫院一名4歲女童縫合傷口後心臟驟停18分鐘,目前於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留醫,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陷入昏迷,情況危殆,須用呼吸機、強心藥等。院方今日(28日)公布事件,指女童俯臥縫針時掙扎哭喊,病人助理曾出手固定其頭部,但未有正面回應事故是否涉及人為失誤,僅強調情況非常罕見,醫護按既定程序縫針,記錄暫未見遺漏,有待專家分析原因。

院方又指,聯網病人聯絡主任於事件發生後與病人家屬保持緊密溝通,瑪嘉烈醫院和仁濟醫院的跨部門臨床團隊已跟病人家屬會面,詳細解釋事件,並會繼續為家屬提供可行協助。

涉事女童上周六晚(25日)在家中椅子跌下傷及頭部,由爸爸陪同乘急救車送往仁濟醫院急症室。經醫護初步檢查及評估,女童後尾枕有約兩厘米長傷口,同時因腺病毒感染輕微發燒,體溫約攝氏38度,但沒有出現嘔吐、抽筋、暈倒等情況,X光檢查亦顯示其胸腔及頭顱骨無異常。隨後1名護士及1名病人助理為女童傷口縫上3針,期間女童爸爸陪伴在側。

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稱,護士在當晚11時10分為女童作傷口評估,病人助理則用固定帶把女童固定在板上。女童在11時28分縫第1針後掙扎哭喊,病人助理用手固定其頭部,其中一隻手放在額前。至縫第3針時,女童變得安靜,整個縫針過程在3分鐘內完成,但發現女童失去意識和脈搏,醫護隨即為其急救,約18分鐘後回復心跳,肺部和腦部X光檢查未有發現異常,周日(26日)零時55分轉送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留醫。

瑪嘉烈醫院/仁濟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方乃聰說,經磁力共振檢查後,女童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即腦部血液供應減少,引致腦部受傷,有腦水腫和抽筋迹象。女童目前仍昏迷,情況危殆,須用呼吸機、強心藥、控制腦部抽筋及水腫的藥物,再配合抗生素及靜脈營養液注射治療,強調會緊密監察、提供最適切治療;又說已跟女童父母進行多次會面。

被多次問及女童有否出現窒息情況、事故是否涉及人為失誤,院方未有正面回應,僅強調醫護跟從既定程序、一貫做法,縫針過程順利,記錄暫未見遺漏,女童亦無心臟病及長期病史,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檢查結果正常,心臟驟停屬非常罕見,有待兒科和急症科專家檢視流程,及研究是否涉及隱性疾病,再判斷是否有未能察覺的情況出現;惟提到一般兒童心臟驟停,會在較短時間內復甦,但女童回復心跳的時間比預期慢。另指所有縫針工具經消毒,確保合乎標準避免出現感染。

九龍西醫院聯網表示非常關注今次事件,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通報,瑪嘉烈醫院將繼續為病人提供適切的治療。由於病人在傷口縫合過程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非常罕見,已邀請兒科及急症科專家詳細檢視事件,亦會為病人安排罕見疾病的檢測,以確定今次事件的成因。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

記者︰梁薾心